Welcome to our store
坐落於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的小鎮 Saint-Julien-du-Verdon,創立於 2007 年的 MAD et LEN 工作坊與香水重鎮 Grasse 不過兩個小時多的車程距離。創辦人倆夫妻 Sandra Fuzier...
深入島嶼多方土地,八二制造向地理生態,謙卑請益,徒手掘取自然。沈積細碎礦物和生命餘燼的釉藥,能耐各有不同,是創作人掌心裡最奢華的玩物;創作滋潤著創作,蕭邦的 Nocturnes, Op. 9, No. 1 樂曲如風,繞轉在兒時回憶中的牽牛花群間,導航著毫筆、輕踏 tipsy 碎步,將字符與化學式,畫作神似地圖的小小顛覆。燒製和書寫進程的試錯遊戲,充滿險境,偶能碰上讓人喜出望外的樂趣。這藏身於邊陲城區的工作坊與溫馨居所,示範了高度和諧的無縫接軌。窯還是那幾座用得慣的,墨液依舊沈著,珍貴的是這座環海的眾人之家給予大把肥沃的素材。他倆刻畫觸目所及的清淡閒常,以對陶土致意的實驗精神,冷卻成多年堅持實用理念的每一只器皿物件,每一幅對生活的難以復刻。
「神遇」工作室由紫藤廬創辦人周渝老師於2020年創立,致力推廣茶文化美學。周渝試融通儒、道天人哲思的茶文化觀,據「神遇」工作室為人文道場,以「正靜清圓」、「平淡無限」、「茁與拙」的生活修養與美學,展現多元、和諧而有生命力的天人關係。一展對應的必是一覽,造訪周渝老師舒緩自若的行茶演繹之行,便得以瞥見溫潤功底後的儒學哲思。案上有封存罕見茶品、綴著花鳥的雅緻瓷罐;難得見客的古董黑膠,還有一角有序垂掛的大小羊毫與紙軸,它們狀似分離卻有著最靈敏通達的五感,牽掛左右著彼此。在攀爬的長鏡頭中,怎麼看都是起點相異,而終將匯集一方的故人舊識。 不僅字面上的 kindred spirit,還有的是難得的榮幸。此次周渝老師偕同夫人為 luce salone 茶沙龍悉心推敲、反覆試茶,特意細選出數款上乘難得品項,而許多「神遇」典藏的珍稀茶品,更是首次向外公開面世。悠緩卻殷切,我們歡迎各位愛茶的您,撥空親臨茶沙龍逐一品味選購。
日本的傳統工藝「七寶燒/Shippoyaki」源自於16世紀末傳入日本的景泰藍,是一種於金、銀、銅等貴金屬的表面施以透明玻璃釉的金屬工藝技法,有別於景泰藍不透明琺瑯釉。日本社會看重此類工藝品的華美矜貴,恰如佛經中頻繁現身的七種珍寶,故以「七寶」為名。 嘗試顛覆七寶燒工藝固有的單一角色,広瀨陽運用無彩的釉料將其體現在日常器具的解題方式,給予這一門傳統工藝更流動寬廣的可能性。在處處尋求定義的疾速城市背景下,他的作品反覆體現各層面的二元對立:日常生活/非日常生活、手工藝/大量生產、古典/現代等相互駁斥的主題。 推近視角,細看分明,便驚喜它從不是坦蕩的白也絕非無所聲息的黑,是向冷冬出借的雪地一隅,半掩著礦石的青綠;是從深夜逕自裁剪的星空,鑲坎上細微的橙紅,所有的隱約、不張揚。 作者簡介 1990 年出生。 東京都立工藝高中畢業。 於多摩美術大學主修工藝學科畢業。 2019 年從明和電機離開投身工藝創作。 目前主要於東京的工作室創作,每年也於國內外舉辦展覽及工藝技法解說。 ...
1988 年出生於台灣,經年的古代物件拾遺,為洄流帶來了養分與靈想。2018 年開始織物和燈器的創作,近年則以金屬鍛敲和木結構、手抄紙黏貼與岩彩的多重技法為創作基礎,製作燈與茶事之器。 「洄流」之名來自於作者潛意識中存在的一種狀態,像是一種由外向內匯聚,螺旋狀的緩流。可以是空氣,是渦潮,是星塵,也可以是時間在空間中流動的想像。 洄流的作品始於想像之境,他藉陰翳意象來構築燈器的幽玄氣息,以紙裹線,以薄明之光來接近幽暗。另一方面,他也在無意識中,以「見立」之情思將古代窯器轉化為光的雕塑。 洄流長年無盡地採集與探索著各式材質,其創作範疇不容易歸納於單一媒材和領域。透過萬物的流動,匯集成了自己的思想海洋,他總是思索著如何在作品中,柔軟地保留著同樣的情感和靈光。
葛寶健 宜興紫砂壺歷經明清兩代的築基與發展,歷代陶工與窯口將所積累的經驗與技術傳承下來,並以此為基礎不斷地進行創新,逐漸形成今日世界性的紫砂文化。 葛寶健的紫砂壺造型和諧,起伏自然,泥質溫潤凝實,執壺感踏實自在。他在傳統紫砂壺技法的根底上細琢慢磨,將生活方式與思想融入其中,賦予了作品別具一格的形式美,沉靜而內斂,質樸、飽滿卻不失意趣。 意趣的體現,正如風化系列的誕生,葛寶健為了處理砂土過厚的壺底,不經意間創造出狀似風化侵蝕過後的肌理,不同角度呈現的殘缺、失衡和消逝感,反而提供了一種平衡與穩定。就像他說:「我的小樂趣之一來自於壺的某些角度呈現出站立不穩的錯覺。」而這一種嶄新的紫砂壺器語境,甚至能讓一些未曾接觸過,或初識紫砂茶器的人展開對話,成就真正的雅俗共賞之器。 「我住在姑蘇古城的小巷深處。芳草池塘,綠蔭庭院,虛室常閑。做陶、喝茶、會友,平淡而緩慢。」透過壺的形態與氣質,觀者頃刻便能感受作品的精神力度,以及一種安靜、平和、從容的美,這樣的美還帶著一絲與世無爭的氣韻,像極了他平常的日子。
結束那場流瀉著爵士音色的餞別,掠過幾個時區,疊音鈸的細微聲響依然如影隨行。同一雙手幾經思索,在返抵故鄉後,從光亮的琴鍵漆面,決心投奔至聞得到歸屬感的黏稠陶土。 墨色飽滿深厚,好比生活中每一次起手無回的堅絕。 這一頭,挪用象徵生命起止的圓圈,將人生難免的別離傷感化為謳歌,如綿密的音符飛揚,緩緩著陸在手作和紙的骨白色平方。是聽不見的奏鳴曲;轉過身,扭曲縮擠成多重的圖騰印記,將夢想液化成沾了釉彩的筆刷,像勾邊的山岩剪影,緊緊環抱於圓潤流線的花器身軀上。是摸得著的回憶紀實。 音樂即旅程,拿來類比生命,恰如其分。Reincarnation 這件事就像潺動溪水,正毫無停歇地行進著。佛學的輪迴與哲思,樂曲的休止和起伏,兩兩相望,成了野口寛斉巧手形塑的創作地貌中,再自然不過的靈感輔具,在每一節曲目登場前,輕巧地為它們上了層寧神淡泊的啞光。 不是閉鎖的舊傷,是對愛、對自然,使盡全力的極致擴張,旋轉/兜圈/循環/歸零,起迄點仍是自己。一如主角在轉動的濕泥轆轤旁,抽空雜念、靜觀其變。我們在航程千里外的灰牆小室內,燃起爐火,接手畫圓。 作者簡介 1982 年出生於日本福岡。 2013 年於紐約進修/創作爵士藍調音樂。...